200910|天下雜誌:胡士托司機的烏托邦夢


胡士托司機的烏托邦夢

天下雜誌 > 社會人文 > 人文反思
作者:孫瑞穗  出處:Web Only 2009/10
繼《色,戒》驚人的限制級場景後,在《胡士托風波》裡,李安又「脫」了。這回還找了嬉皮青年們在鮮嫩綠草地上背著十字架一起脫,脫得更徹底。


搖滾音樂節舞台上,青年們用戲劇語言愉悅地脫光衣服,張牙舞爪地,用最原始的身體來對抗嘲弄台下與螢幕背後,那些用衣服遮掩貪婪與暴力的法西斯主義觀眾們,it's veeeery Woodstock。

他們的叛逆與自在讓我想起在加州唸書時,教授為何會騎著重型哈雷進教室,為何會進駐都市貧民窟搞革命,為何會跟學生泡Jacuzzi邊聽搖滾享樂,邊討論馬克斯主義如何改變世界。是的,這就是美國戰後出生的嬰兒潮世代,時代改變了他們,他們則創造了嶄新的世代。戰後大量消費文化徹底改變了這世代的生命信仰,讓他們得以從父母輩在拓荒年代裡養成守舊又沉重的陰影中走出來,進行如阿圖塞所言:「用想像力奪權」的時代使命,回頭改造貧乏的世界。

「胡士托」音樂節絕不只是節慶,也是帶有狂喜意味的「悲情曲休止符」。它中斷了北美土地上曾有過的殖民地悲情,改造了戰爭期遠從歐洲逃來的難民記憶,也拉開了由音樂節奏所催動的青年聯盟。它絕不只是「消費」而已,在集體消費背後還攜帶著許多戰後世代價值,像反戰、男女平權、種族與階級平等理念。這些解放思想無寧是具有「時代共震性」,它們曾在北美和西歐的草地上燃燒,也曾在亞洲黃土地上引爆文化大革命。

回顧「胡士托」起源,純是一樁歷史偶然。一九六九年在紐約洲發起做為搖滾社群的聚會,卻在西岸結合嬉皮文化而演繹為全美青年次文化。一些頹廢青年因戰後經濟好轉而能上大學,卻不願像父母輩那樣日以繼夜地為工作而工作。他們租屋聚集在學校附近社區,百無聊賴地聚在一起玩音樂、抽大麻、做愛、追夢、辯論時事。不久之後,他們開始呼朋引伴開車往南到沙漠中搭棚夜宿歡唱,追求一種資本主義體制外的自由,一種關乎生活方式和身分認同的另類選擇。

有趣的是,「胡士托」對保守的白湖區居民或勤儉持家的猶太文化來說,也許像似「外星來的」,但它明明就如假包換是「本土的」。是混同了當年進步運動和思想改造而在本土長出來的奇葩,是本土的「基因突變」,再由新世代以大眾音樂形式來呈現的戰後新文明。

像「胡士托」這類因戰爭和經濟轉型所引發的文明突變,帶給後世許多啟示。首先,想認識在地的「新」文化,需要有創新思維。其次,在強調商品消費的文化產業年代中,或許也該思考這塊土地上曾有過什麼「集體行動」和「時代精神」是值得留下來的,且值得用「創意」來重新組裝製作成新文明內容?

掌握「胡士托精神」,也才能瞭解李安這位在文化沙漠中開著胡士托小巴的「司機」苦心了。在二十一世紀不斷強調競爭力的年代裡,這是一部多麼脫離現實的出神之作啊。然而,在一連串演唱會現場錄影混同青年做愛淫叫聲的分割畫面裡,隱約可聽見導演如何對著正往保守價值倒轉的世界,發出烏托邦式的不平之鳴。

(作者為文化評論者,原文刊載於20091013中國時報)

引用來源©http://www.cw.com.tw/article/index.jsp?page=1&id=39190

0 意見: 張貼留言












http://idisk.mac.com/lucien0407/Public/blog/electroom_banner530.png


快速至頂︱前往聯播︱下一頁面

Copyright © 2008 2gether | Electroom 电誌. All rights reserved. | infoLedge Production | 提供新聞 | 廣告&合作

Contact LUC!EN | Mailto electroom